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1974年工人钻井发现木炭紧急上报市委书记:出动工兵拨款十万

日期:2023-09-29 10:03:03 作者: 爱游戏电竞app

  一九七四年八月,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北京市政府里也如这天气一般热火朝天,来自不同部门的领导围在会议桌前,讨论一处工地的施工问题。如果这里只是一处普通的工地,倒也不必兴师动众。但是前不久,几个工人就在这里挖出了一些白泥、木炭和红色木片。

  干活的工人们看到这么多东西就觉得不对劲,好端端在钻井,应该挖出来石油,但怎么会出现木炭呢?

  这时候对考古有些了解的工人怀疑这些从地底挖出来的东西是文物,便抓紧上报。

  这里并不是一块平地,而是一个巨大的沙丘,在工人的帮助下,考古人员再次进行了一番探测,这次在地下又发现了一些木炭与白泥。

  从专业角度来看,只有秦汉高级墓葬才会有白泥混在其中。如果这个判断正确,那这处工地下面非常有可能存在一个古代大墓。

  围绕这样的一个问题,几个部门的同志争论不休,大家都觉得贸然开挖有些冒险,但如果下面真的有个古代大墓,不进行挖掘保护就是国家的损失;

  消息最终传到了北京市委书记黄作珍耳中。黄作珍看到资料后,立马和考古部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做了商讨,经过一番考量后,最终决定:

  立马对这个地方进行挖掘,并且还拨款十万,请的工兵一起协助,保证这次考古工作顺利进行。

  那么这处普通的工地下面是不是真的拥有一处古代墓葬呢?它到底值不值得北京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挖掘呢?

  这处工地隶属于东方红石油化工厂,原本在这里开展钻井工程,不过突如其来的考古发现打断了施工的脚步。

  两头的压力都给到了政府,政府必须要给出一个准确意见。于是7月份,一次更大的实地勘测展开了。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勘测当中,除了此前就挖掘出的木炭、白泥以外,还有了一枚汉代的五铢钱,以及一枚制作精巧的木器。

  考古人员对着挖掘物仔细研究,最终惊喜地确定,这是一座西汉墓葬,并且墓葬的级别十分之高,达到了诸侯王甚至皇帝的规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国考古的黄金年代,技术上的进步使得人们对墓葬的挖掘逐渐有了信心。

  加上有马王堆、靖王墓这种重量级墓葬被挖掘,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考古热情激增。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政府决定要花大精力来完成这座墓葬的挖掘,由于当时北京市并没有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

  几番商量以后,大葆台古墓发掘小组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组成了,专门负责此处的文物发掘。

  有了负责部门后,考古人员又犯了难,有个工作人员提出封土堆的挖掘问题,封土堆也算是文物,不应该被破坏。

  这个观点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于是挖掘工作暂停,大家开始了对墓主人的解密。

  经过查阅史实,专家觉得墓主人一定是个诸侯王,年代是西汉。但是这种等级的诸侯王也有许多。

  在没有墓葬文物的支持下,考古人没办法确认墓主人的确切身份,挖掘工作又陷入了困境。

  这几个村民并不是普通人,他们来自河南安阳,一起参与过殷墟的勘测,有了他们的帮忙,就能够确认这里古墓的大致范围。

  几个村民到这里以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钻探,折腾了一个星期以后,几个师傅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处墓葬可能有一百米!

  考古人员一听来了劲,如果勘探结果无误,那么这可能是全国范围额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墓。

  于是考古又和村民在一起勘测了一番,最终墓葬的规格有了明确的结论:东西长50.7米,南北长90米,总体面积一万八千平方米。

  这么大的墓葬,只靠挖掘小组的几个考古人员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光是封土堆的转移都够忙活了。

  这个消息传到市委书记黄作珍耳中以后,黄作珍和军区商量了一下,最终部队的工兵也赶到了现场,参与了挖掘工作。

  正当大家都如火如荼进行挖掘时,一些珍贵文物也重现天日,顾不上工作的辛苦与天气的炎热,在场的人越挖越有劲。

  盗洞一出,考古工地的氛围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如果盗墓贼来过这里,那么墓中有价值的文物是否早已丢失?墓葬本身又会受到何种程度的损坏?

  而且墓葬上方有一些建筑遗址,盗洞停在了这些遗址上方,而下方的墓葬还完好无损。

  正当大家松了口气时,一个更大的坏消息传来:大家又发现了盗洞,而且这一次还有好几个,年代也十分久远。

  汉代的贵族在下葬时,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墓主人生前越富贵,死后的陪葬品也就越多,金缕玉衣等无价之宝就出自汉代墓葬。

  这么多的盗洞表明这座墓葬历史上被多名盗墓者洗劫,里面的陪葬品究竟还剩多少,考古人员谁也不敢保证。

  好不容易发现了这么大的墓葬,以为能够为历史工作作出推进,没想到一切都可能会成为一场空,这对于所有人都是当头一棒。

  在所有人情绪低落时,一个好消息传来。有工作人员在墓葬附近又发现了一处墓葬,这里有两处大墓!

  这个消息无疑为考古人员打了一剂强心针,考古人员在翻阅了相关史料以后,按照汉代下葬的讲究,推测这里应该是一座“夫妻墓”。

  墓葬下面有大量木炭与白泥用来防潮,墓室周围还摆放了整齐的木块,而墓室则按照“中字型”来进行排列。

  墓室外面还有被用来殉葬的动物尸骨,除此以外还有陶俑散落在墓室外面。这些发现在当时震惊了整个考古界。

  这名考古队员翻阅汉代典籍,发现这座墓葬结构与古书中记载的“黄肠题凑”十分接近。

  木头的排放还要全部朝向墓室内部,这种以木头堆积的墓葬结构只有皇帝、皇后、诸侯王级别的墓主人才能享有。

  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受到腐蚀,变得斑驳模糊,考古人员通过对这些文字进行识别,最终确定了这座汉代墓葬的主人:

  他正是汉武帝刘彻的三儿子,西汉燕王刘旦。而旁边发现的正是他妻子华容夫人的墓室。

  刘彻为了锻炼儿子,在公元前117年,将刘旦派去了蓟城,还将他封为了燕王。刘旦就藩以后,一直兢兢业业,守着大汉的疆土,抵御了多次匈奴的进攻。

  由于太子企图造反,失败以后又自杀,最终太子之位空闲,刘旦就萌生了当太子的想法。

  后来,在汉武帝病入膏肓时,刘旦进京探望。还多次向父亲透露了自己想要在长安驻兵的想法。

  刘旦这么明目张胆,自然就遭到了汉武帝的训斥,汉武帝大怒之余,还将刘旦的几处封地收回。

  汉武帝的举动让刘旦内心十分不痛快,他自认为有当皇帝的才华,一直在边疆历练。但是却被父亲驳回,于是他有了造反的想法。

  但是刘旦动作慢了一步,没有等到他起兵,刘彻便已经立了刘弗陵当太子,在日后刘彻驾崩以后,刘弗陵便已经继承了皇位。

  刘旦想要造反的消息也传到了皇帝耳中,没有等他行动,刘弗陵便已经将他的同谋者抓获。

  刘旦知道一旦走上这条路就没有退路,他心里一直觉得刘弗陵不会放过自己,于是两年以后又筹谋了一次造反。

  但相同的历史再次上演,刘旦的造反计划再一次被人告发。刘弗陵看着自己的哥哥没有丝毫悔过之心,痛心疾首,下旨将刘旦斥责了一番。

  刘旦连续两次造反都失败,也认清了自己的境地,既然当不成皇帝,他也没有颜面在世上继续活下去,于是便在酒宴上饮恨自杀了。

  刘旦生前富贵,虽然有过谋反的想法,但毕竟没有付诸实践,而且还是皇帝的哥哥,于是他的墓葬仍就保持高规格也就不足为怪了。

  考古人员在一步步发掘工作中,在刘旦的墓葬中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虽然曾经被盗墓贼洗劫过,但是仍有许多珍品保留。

  在墓室正南方向,有一扇高3米的墓门,门上装饰着一只青铜兽面把手,除此以外还陆续发掘出了带有象纹、龙纹的玉雕、玉环等近百件玉器。

  豹子在北京地区十分罕见,而在墓葬中发现这些,很大程度上说明刘旦生前对豹子的喜爱。

  墓室里还挖掘出了几枚用象牙雕成的棋子,十分精美,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但遗憾的是,刘旦本人并没那么幸运,由于被盗次数太多,刘旦的尸骨遭到了很严重的损坏。

  刘旦的棺椁一共有五重,是二椁三棺的结构,用了上好的楠木为原料,最重的一块甚至有500公斤,全棺一共由100多块楠木组成。

  但是如此厚重的棺木却没有刘旦安然长眠,盗墓贼们将刘旦的棺木破坏,还将棺木里的文物洗劫一空。

  或许由于棺木过于厚重,盗墓贼变得不耐烦,最后他们将刘旦的尸骨用绳子捆住,直接丢了出来,放在了一边,让他独自在外面近百年。

  考古专家不仅在刘旦身上发现了绳子捆绑的痕迹,还发现了多处拖拽造成的创伤。这不仅是刘旦的一场悲剧,更是我国文物保护的一场劫难。

  而墓葬本身也有考古价值,于是在所有文物清理完毕后,这里设立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矗立在了北京,每天接待游客,在人来人往中,静静地展现两千年前那段历史。

  北京大葆台发现的这处墓葬,历史意义重大,它生动的为200年后的人们展示了“黄肠题凑”的真实景象;

  这也是考古工作的意义,盗墓贼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只想要掠夺随葬品,他们并不懂得文物保护有多珍贵,甚至还会作出损坏文物的举动。

  只有靠正规合理的国家考古行为,才能使得这些久远的文物重见天日,还原古人的真实历史,展现人类历史的独特魅力,让历史变得真实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