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油茶越冬抗寒减灾技术!请赶紧拿走不谢哈!

日期:2023-12-26 19:50:32 作者: 爱游戏电竞app

  油茶二千多年来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可耐-11℃的低温,通常情况下遭受冻害情况不多见。但由于实然降温和持续冰冻,也对油茶树体造成一定的冻害。2007年冬,湖南、江西等地罕见的冰冻,使油茶苗木和幼林等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冻害。现有必要分析其发现的不一样的情况而采取对应措施以减少冰冻灾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油茶冻害是指油茶在休眠或生长时期,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致使叶、枝梢、主干、根系等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现象。油茶受冻后,由于细胞内结冰,直接破坏了原生质结构,使细胞死亡或者原生质脱水发生机械挤压及原生质胶体变性凝固,从而造成树脂状物质的淤塞,根的吸收输导,叶子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生长等均遭到破坏,轻则引起减产,树势衰弱,重则引起失收,甚至整株死亡。

  造成油茶冻害的原因有多种,情况也较复杂。天气特征情况是最大的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低温强度和低温维持的时间,这种冻害多半有规律性,一般10年一大冻,5年一小冻。慢慢的变多的研究表明这种规律的出现可能与以22年为双周期,即约11年一轮的小周期和22年一轮的大周期,与太阳黑子低值年的出现有关,因此能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提前对冻害周期进行预报。二是季节交替时期的剧烈变温,如秋末冬初的寒流造成剧烈降温和冬末春初的回寒。

  油茶受冻后,因器官或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受害程度和症状也不一样,因为不同器官进入休眠和解除休眠有早有晚,休眠深度也不同,树体进入休眠的顺序是枝条、主枝、主干、根茎,而解除休眠的顺序正好相反。冻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根系无明显休眠期,比地上树体的其它部分耐寒力差,且生长于地下,冻害不易被发现,但对地上部分的影响非常显著,表现在春季萌芽晚或不整齐,有的受冻害较轻,虽然能发芽抽梢,但生长缓慢,严重时抽出的新梢逐渐凋萎枯干。根系形成层最易受冻,皮层次之,而木质部的抗寒力较强。根系受冻后变褐色,皮层易和木质部分离,甚至脱落。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根系易受冻,疏松土壤比一般土壤发生冻害严重,干燥土壤比潮湿土壤严重。

  根茎指树干的基部,是整个植株中最迟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最晚,在春天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的部分。同时近地面的小气候变化剧烈,温差较大,绝对最低温度较气温低。因此,根茎部分更容易受冻害,特别是根部积水多,贪青生长的情况下,根茎冻害更易发生。受冻后根茎皮层先变色逐渐变黑,以后干枯,轻则发生于局部,重则形成黑环,包围干周,全株死亡。新栽的树或幼树因根系小而旺,易受冻害,而大树则相对抗寒。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广,常引起树势衰弱或整株死亡。

  油茶主干在气温低且变化又剧烈的情况下,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形成纵向开裂,即“冻裂”现象(又称纵裂、裂干)。树皮常沿裂缝与木质部脱离,严重时还向外翻,裂缝可沿半径方向扩展到树木中心,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冻裂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伤口极易引起腐烂病等病虫的发生,严重削弱树木的生长势。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冻害发生后,髓部、木质部先变色,严重时韧皮部才受伤,如果形成层变色则表明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在生长期则相反,形成层抗寒力最差。幼树在秋季水多时徒长,枝条不充实,易受冻害。另外,由于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期较晚,输导组织发育不好,易受冻害。冻害的表现是受冻枝杈皮层下陷或开裂,内部变褐组织坏死,严重时组织基部的皮层和形成层全部冻死,受害枝枯萎,有的树皮成块冻坏,有的顺着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主枝与树干的夹角越小则冻害越严重。

  叶芽受冻后,生长点先变褐,叶原始体逐渐变褐,初期只见到芽鳞松散,后期芽不萌发膨大,干缩枯死易脱落,有的外表不易看出,但剖视其内部可见芽髓已变褐,严重时可枯死。幼果受冻害轻时,发育变得迟缓、畸形,或长时间停留某一发育阶段,局部变褐,并引起大量落果。

  培育和选用抗寒耐冻乡土良种,是防御油茶冻害的根本保证。严格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体制,合理规划品系布局,因地制宜地种植抗寒力强的品系。在南方品种北移要特别注意科学试验和选择小气候条件,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条件,预防和减轻冻害。

  尽量选择适宜小气候地形建园,避免选择冻害经常发生的地区,山地种植应尽量在南坡、西南坡建园,避免在北坡、东北坡建园,不要在封闭的、冷空气易积聚的山窝或洼地建园。应选东南方向开口、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地形建园,或利用逆温层安全地带建园。同时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系对降温、升温的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减轻冻害的目的。

  在冰冻前及时对土壤水分不足的油茶园灌水(喷灌、沟灌、穴灌),一方面增加土壤温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使夜间土温下降缓和,稳定地温;另一方面,灌溉后可使油茶园上空气中水气含量增加,当夜间降温时,空气中水气凝结于植物体上,放出凝结潜热,抵销植物体的热损失,从而缓和植物体温的下降,减少辐射冷却,保持油茶生长环境相对稳定,使霜冻寒流到来时温度下降幅度缩小,解冻前缓慢升温。灌水宜在冻害前5~7天的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水最好利用地下水(如井水),灌水量以灌透为原则,通常灌透土壤层30~40cm以内,灌后即排,但勿积水,并要适时中耕,以防灌后结冻。小面积有条件时还可采用喷水法,在霜冻出现前夕,早晨5:00~6:30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油茶树体不断喷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低温冻害来临之前,可结合喷水给树喷10%~15%的盐水。这样既可增加树体细胞浓度,降低冰点,又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遇冷凝结放出潜热,可减轻树体冻害。

  “地面盖层草,防冻保水抑杂草”,强调了覆盖对抵御寒冷冻害的重要性。因此,在寒潮来临前或入冬以后,可在油茶园行间覆盖稻草、杂草、薄膜、遮阳网等物进行蓬面覆盖或地表覆盖,这样既可抵挡风霜直接侵袭,又可防止夜间地面辐射,促进茶园地温上升,保护树体温度。油茶成林树冠大,株间间距小,可采用遮阳率75%以上的宽幅遮阳网整行覆盖,覆盖时先在树冠表面稀薄撒上一层稻草或杂草,再盖上遮阳网固牢即可;幼龄林树冠小,宜用稻草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单株覆盖,忌用塑料薄膜。铺草以不露地面为宜,厚度10cm左右,同时压土防风。油茶园蓬面覆盖在寒潮过后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另外在雨、雪天也应及时揭去,防止覆盖物压损枝干或造成炭疽病为害。另外,也可将粉碎的作物秸秆撒入行间,或撒施暖性农家肥(如土杂肥、厩肥等),达到保暖、保墒之目的。

  冬季培土能提高土温,增加肥力,从而达到保护根系和根颈的目的。培土应尽量掌握在旬平均温度低于12℃,油茶进入相对休眠期及时进行,当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较为适宜。培土时如果油茶树枝和根颈部位留有积雪要首先清除,然后从油茶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最好能培沙土、加塘泥或草皮。培土时一要从园外挑土,不要刨树冠下的土层,以免暴露根系加重冻害;二要用松散的较湿润的细土,不可用较大的土块,以免主干及侧枝四周留下空隙引起漏风受冻。次年2月中下旬霜冻过后应及时扒开培土,以防根颈霉烂,第一次扒土一半,第二次全部扒除。结合培土,可在油茶行间施用腐熟的猪牛栏粪、堆肥、人畜粪等有机肥料,既能提高土温,保护根部,又能促进根系生长。

  树干刷白主要是利用刷白剂的隔热作用和光的反射作用,减少树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缩小树体昼夜温差,保持树干温度和水分,避免树干冻伤,同时还有防寒、防病虫、防晒、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等作用。刷白高度至油茶第一主枝下面为宜。灰浆常用的配制方法:用3kg石灰、1kg硫磺粉、1kg食盐、0.2kg食用油、0.1kg面粉、15kg水倒入塑料桶搅匀即可。刷涂树干时要边搅动边刷灰。可于果实采收完半个月后或春季昆虫繁殖蔓延以前刷涂。

  当气温急骤下降时,包裹树干能有效提高树体的抗寒力。目前最常用的是用草绳道道紧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其它如干芦苇、草袋、麻袋、泡沫塑料等材料也可以使用。包草时草梢向上,开始半截平铺于地,从干基折草向上,连续包裹,每隔10至15厘米横捆一道,逐层向上至分枝点,必要时可再包部分主枝,若再套上方便塑料袋,则能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此法防寒,应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包裹时要特别注意树干离地面以上15cm处及树干背阴面,因这两个部位容易冻伤。

  熏烟是对付油茶冻害常用的办法,因为柴草或化学发烟剂燃烧时不但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而且在田间形成的烟幕还可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减少地面的热辐射,防止土壤和植株大量失热。此外,水汽在烟尘上面凝结时也可释放大量的热,使气温提高。该法宜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间采用。当气温降至油茶受冻临界温度时开始薰烟,直至气温回升到受冻临界温度以上时熄火。预防效果取决于烟雾的停留时间、烟雾浓度、烟粒大小,烟雾停留的时间越长,烟雾越浓,烟粒越大,效果就越好。发烟物一般用烟雾较大、略潮湿一点的柴草为原料,也可就地取材,选用秸杆、残枝落叶、树皮、锯末、杂草、稻草、秸秆、麦糠、废棉絮、废麻袋、废机油、废柴油等。对燃料不足的地区可以用CHN化学发烟剂替代。熏烟的时间要掌握好,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降到比霜冻指标高1℃时为宜。选择在晴天无风,于零时到日出(凌晨2-3时)进行熏烟,注意控制火势,以暗火浓烟为宜,使烟雾一直保持到清晨,待温度回升到0℃以上并稳定上升时停止。

  喷抑保温剂均可使叶片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抑制叶片水份蒸发,减少叶片细胞失水,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减轻冻害之目的。使用时间为12月上、中旬,抑蒸保温剂可选用武汉农药二厂生产的6501,或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长风3号,或中国气象所生产的醇型抑蒸剂,或长沙石油厂生产的石油抑蒸剂。喷施浓度为2%~3%,20天左右再补喷1次。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它化学试剂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PP333、2,4-D、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等可诱导植物抗冷性的提高,脱落酸、生长延缓剂Amo-1618与B9等可以用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当降雪量较大时,要及时摇雪,以免因积雪过多,压劈压断树枝,同时防止在化雪时枝叶结冰,加重树体受害程度。摇雪时,适宜选择中午前后温度回升时进行,尽量用手或绳或带钩的木棍轻轻地摇、拉树干,摇雪时要轻钩轻放,先轻后重,不可用木棍等物使劲敲打,以免造成枝叶创伤。及时把冰雪清理出树蔸周围或油茶园内。对被积雪撕裂的大枝,应疏剪部分枝叶后并及时将撕裂的枝桠回复原来的部位,使裂口部位的皮层紧密吻合,在裂口上均匀涂上接蜡,用尼龙薄膜包扎,再用细棕绳捆绑,并高设立支柱固定或用绳吊枝固定,松绑要在愈合牢固后进行,要尽量保留和挽救伤枝;对确认已经枯死且难以复位的枝条应尽早锯除,锯口应削平后涂刷杀菌剂保护。

  对于地势较低平地或易积水地,雪后10天内及时清理沟渠,排除油茶园内积水。

  油茶受冻后不宜立即作大幅度修剪,以免加重冻害程度。对枝梢完好,但叶片受冻枯萎挂而不落的叶片或确认已枯死的叶片,可趁早摘除,以减少水份和养份的损失,以免扩大受冻部分,防止枝梢枯死。

  第二年春天萌芽后,根据受冻情况坚持“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和“轻伤轻剪,重伤重截,剪枯留绿”的原则,剪去受冻的小枝梢,尽量保留带有绿叶的绿枝,少留花芽,减少负载量,使之生出新枝,尽快恢复和扩大树冠。为分辨冻伤嫩枝,可从树冠四周剪5-10条25cm长的新树枝放进装入5cm水的玻璃瓶内,没有冻伤的新树枝能吸收水分,冻伤的不能。修剪时选择晴朗天气,一般短截应剪到健康部位以下2cm左右。重截或回缩到主枝、副主枝时应依据树冠基本分枝状况,选留合理适当的壮芽,在芽上2cm处锯断,重新培养主枝、副主枝。若主干及主枝皮层开裂,整个树冠冻死时,可在嫁接口上适当位置锯断主干,重新萌发新枝,形成主干。锯口要平,用75%酒精消毒,再用1:1:10的波尔多浆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保护剂涂上。冻树修剪后,新芽萌发杂乱繁多,应及时定干疏芽,尽早恢复树冠。

  春季解冻后应立即在树冠下松土,保持树干湿度,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透气性,引根深扎。同时,结合松土灌水可提早施春肥。第一次以速效氮肥为主,最好使用尿素加稀薄粪水淋施;第二次春肥可加适量过钙,可用0.3%-0.5%尿素加1%-2%过钙浸出液及4%草木灰浸出液进行根外追肥,适当提前施稳果肥,增施磷钾肥。冻伤的根系,吸收微量元素能力差,容易出现缺锌、锰、硼等症状,可根据叶面判断,对所缺元素结合叶面施肥进行补充。施肥时要注意以水带肥,并以速效氮肥为主,薄肥勤施,先薄后浓,切忌施肥过浓。

  油茶冻后树势较弱,对于受害较轻的油茶树往往冻后大量落叶或发生卷叶现象,为了保住叶片同时刺激油茶根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尽快恢复树势,促进芽叶萌发,在气温回升后或春芽鳞叶至1叶展开时可使用0.3%磷酸二氢钾液或0.3~0.5%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

  由于油茶受害时大都已经开花完成,因此幼果成为受害对象。为了保证树体成活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座果率,有必要调节树体营养分配,合理载荷。对冻后的树体生长失去平衡造成枝梢徒长或树体结实较多的,应疏除部分枝条和果实,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枝芽成熟,增强树体的总体长势,在稳果后再疏果,对受冻而无法发育的幼果要尽早摘除。

  油茶受冻后树势衰弱,伤口增多,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如枝干腐烂病、裂皮、细菌性穿孔病等。特别是冻后最易发生树脂病(流胶病),可在5月中旬和9月中旬刮去病皮,再用浓碱水(碱:水=1:4),涂洗2-3次,效果较好。在早春时要及时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以消灭病菌,消灭病菌,萌芽后喷施代森锌等保护性的药剂。对于病情较轻或个别部位发病时,刮治的病斑应呈菱形,边缘整齐,不留毛茬,比原病斑宽1cm,深达木质部,然后抹腐必清或菌毒清30-50倍液,半个月后再抹1次,同时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另外,油茶冻后的清园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及时清除枯枝、冻伤枝、病虫枝、折断枝等,并集中在园外进行烧毁,防治病虫,以保持树体健壮。

  油茶二千多年来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可耐-11℃的低温,通常情况下遭受冻害情况不多见。但由于实然降温和持续冰冻,也对油茶树体造成一定的冻害。2007年冬,湖南、江西等地罕见的冰冻,使油茶苗木和幼林等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冻害。现有必要分析其发现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冰冻灾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油茶冻害是指油茶在休眠或生长时期,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致使叶、枝梢、主干、根系等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现象。油茶受冻后,由于细胞内结冰,直接破坏了原生质结构,使细胞死亡或者原生质脱水发生机械挤压及原生质胶体变性凝固,从而造成树脂状物质的淤塞,根的吸收输导,叶子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生长等均遭到破坏,轻则引起减产,树势衰弱,重则引起失收,甚至整株死亡。

  造成油茶冻害的原因有多种,情况也较复杂。气候条件是最大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这种冻害多半有规律性,一般10年一大冻,5年一小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规律的出现可能与以22年为双周期,即约11年一轮的小周期和22年一轮的大周期,与太阳黑子低值年的出现有关,因此能够准确的通过太阳黑子活动规律提前对冻害周期进行预报。二是季节交替时期的剧烈变温,如秋末冬初的寒流造成剧烈降温和冬末春初的回寒。

  油茶受冻后,因器官或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受害程度和症状也不一样,因为不同器官进入休眠和解除休眠有早有晚,休眠深度也不同,树体进入休眠的顺序是枝条、主枝、主干、根茎,而解除休眠的顺序正好相反。冻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根系无明显休眠期,比地上树体的其它部分耐寒力差,且生长于地下,冻害不易被发现,但对地上部分的影响非常显著,表现在春季萌芽晚或不整齐,有的受冻害较轻,虽然能发芽抽梢,但生长缓慢,严重时抽出的新梢逐渐凋萎枯干。根系形成层最易受冻,皮层次之,而木质部的抗寒力较强。根系受冻后变褐色,皮层易和木质部分离,甚至脱落。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根系易受冻,疏松土壤比一般土壤发生冻害严重,干燥土壤比潮湿土壤严重。

  根茎指树干的基部,是整个植株中最迟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最晚,在春天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的部分。同时近地面的小气候变化剧烈,温差较大,绝对最低温度较气温低。因此,根茎部分更容易受冻害,特别是根部积水多,贪青生长的情况下,根茎冻害更易发生。受冻后根茎皮层先变色逐渐变黑,以后干枯,轻则发生于局部,重则形成黑环,包围干周,全株死亡。新栽的树或幼树因根系小而旺,易受冻害,而大树则相对抗寒。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广,常引起树势衰弱或整株死亡。

  油茶主干在气温低且变化又剧烈的情况下,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形成纵向开裂,即“冻裂”现象(又称纵裂、裂干)。树皮常沿裂缝与木质部脱离,严重时还向外翻,裂缝可沿半径方向扩展到树木中心,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冻裂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伤口极易引起腐烂病等病虫的发生,严重削弱树木的生长势。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冻害发生后,髓部、木质部先变色,严重时韧皮部才受伤,如果形成层变色则表明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在生长期则相反,形成层抗寒力最差。幼树在秋季水多时徒长,枝条不充实,易受冻害。另外,由于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期较晚,输导组织发育不好,易受冻害。冻害的表现是受冻枝杈皮层下陷或开裂,内部变褐组织坏死,严重时组织基部的皮层和形成层全部冻死,受害枝枯萎,有的树皮成块冻坏,有的顺着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主枝与树干的夹角越小则冻害越严重。

  叶芽受冻后,生长点先变褐,叶原始体逐渐变褐,初期只见到芽鳞松散,后期芽不萌发膨大,干缩枯死易脱落,有的外表不易看出,但剖视其内部可见芽髓已变褐,严重时可枯死。幼果受冻害轻时,发育变得迟缓、畸形,或长时间停留某一发育阶段,局部变褐,并引起大量落果。

  培育和选用抗寒耐冻乡土良种,是防御油茶冻害的根本保证。严格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体制,合理规划品系布局,因地制宜地种植抗寒力强的品系。在南方品种北移要格外的注意科学试验和选择小天气特征情况,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条件,预防和减轻冻害。

  尽量选择适宜小气候地形建园,避免选择冻害经常发生的地区,山地种植应尽量在南坡、西南坡建园,避免在北坡、东北坡建园,不要在封闭的、冷空气易积聚的山窝或洼地建园。应选东南方向开口、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地形建园,或利用逆温层安全地带建园。同时充分的利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系对降温、升温的缓冲作用,进而达到减轻冻害的目的。

  在冰冻前及时对土壤水分不足的油茶园灌水(喷灌、沟灌、穴灌),一方面增加土壤温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使夜间土温下降缓和,稳定地温;另一方面,灌溉后可使油茶园上空气中水气含量增加,当夜间降温时,空气中水气凝结于植物体上,放出凝结潜热,抵销植物体的热损失,从而缓和植物体温的下降,减少辐射冷却,保持油茶生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使霜冻寒流到来时温度下降幅度缩小,解冻前缓慢升温。灌水宜在冻害前5~7天的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水最好利用地下水(如井水),灌水量以灌透为原则,通常灌透土壤层30~40cm以内,灌后即排,但勿积水,并要适时中耕,以防灌后结冻。小面积有条件时还可采用喷水法,在霜冻出现前夕,早晨5:00~6:30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油茶树体不断喷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低温冻害来临之前,可结合喷水给树喷10%~15%的盐水。这样既可增加树体细胞浓度,降低冰点,又能增加空气中水分含量,水遇冷凝结放出潜热,可减轻树体冻害。

  “地面盖层草,防冻保水抑杂草”,强调了覆盖对抵御寒冷冻害的重要性。因此,在寒潮来临前或入冬以后,可在油茶园行间覆盖稻草、杂草、薄膜、遮阳网等物进行蓬面覆盖或地表覆盖,这样既可抵挡风霜直接侵袭,又可防止夜间地面辐射,促进茶园地温上升,保护树体温度。油茶成林树冠大,株间间距小,可采用遮阳率75%以上的宽幅遮阳网整行覆盖,覆盖时先在树冠表面稀薄撒上一层稻草或杂草,再盖上遮阳网固牢即可;幼龄林树冠小,宜用稻草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单株覆盖,忌用塑料薄膜。铺草以不露地面为宜,厚度10cm左右,同时压土防风。油茶园蓬面覆盖在寒潮过后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另外在雨、雪天也应及时揭去,防止覆盖物压损枝干或造成炭疽病为害。另外,也可将粉碎的作物秸秆撒入行间,或撒施暖性农家肥(如土杂肥、厩肥等),达到保暖、保墒之目的。

  冬季培土能提高土温,增加肥力,进而达到保护根系和根颈的目的。培土应尽量掌握在旬平均温度不高于12℃,油茶进入相对休眠期及时进行,当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较为适宜。培土时如果油茶树枝和根颈部位留有积雪要首先清除,然后从油茶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最好能培沙土、加塘泥或草皮。培土时一要从园外挑土,不要刨树冠下的土层,以免暴露根系加重冻害;二要用松散的较湿润的细土,不可用较大的土块,以免主干及侧枝四周留下空隙引起漏风受冻。次年2月中下旬霜冻过后应及时扒开培土,以防根颈霉烂,第一次扒土一半,第二次全部扒除。结合培土,可在油茶行间施用腐熟的猪牛栏粪、堆肥、人畜粪等有机肥料,既能提高土温,保护根部,又能促进根系生长。

  树干刷白主要是利用刷白剂的隔热作用和光的反射作用,减少树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缩小树体昼夜温差,保持树干温度和水分,避免树干冻伤,同时还有防寒、防病虫、防晒、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等作用。刷白高度至油茶第一主枝下面为宜。灰浆常用的配制方法:用3kg石灰、1kg硫磺粉、1kg食盐、0.2kg食用油、0.1kg面粉、15kg水倒入塑料桶搅匀即可。刷涂树干时要边搅动边刷灰。可于果实采收完半个月后或春季昆虫繁殖蔓延以前刷涂。

  当气温急骤下降时,包裹树干能有效提升树体的抗寒力。目前最常用的是用草绳道道紧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其它如干芦苇、草袋、麻袋、泡沫塑料等材料也能够正常的使用。包草时草梢向上,开始半截平铺于地,从干基折草向上,连续包裹,每隔10至15厘米横捆一道,逐层向上至分枝点,必要时可再包部分主枝,若再套上方便塑料袋,则能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此法防寒,应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包裹时要格外的注意树干离地面以上15cm处及树干背阴面,因这两个部位容易冻伤。

  熏烟是对付油茶冻害常用的办法,因为柴草或化学发烟剂燃烧时不但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而且在田间形成的烟幕还可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减少地面的热辐射,防止土壤和植株大量失热。此外,水汽在烟尘上面凝结时也可释放大量的热,使气温提高。该法宜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间采用。当气温降至油茶受冻临界温度时开始薰烟,直至气温回升到受冻临界温度以上时熄火。预防效果取决于烟雾的停留时间、烟雾浓度、烟粒大小,烟雾停留的时间越长,烟雾越浓,烟粒越大,效果就越好。发烟物一般用烟雾较大、略潮湿一点的柴草为原料,也可就地取材,选用秸杆、残枝落叶、树皮、锯末、杂草、稻草、秸秆、麦糠、废棉絮、废麻袋、废机油、废柴油等。对燃料不足的地区可以用CHN化学发烟剂替代。熏烟的时间要掌握好,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降到比霜冻指标高1℃时为宜。选择在晴天无风,于零时到日出(凌晨2-3时)进行熏烟,注意控制火势,以暗火浓烟为宜,使烟雾从始至终保持到清晨,待温度回升到0℃以上并稳定上升时停止。

  喷抑保温剂均可使叶片表明产生一层分子膜,抑制叶片水份蒸发,减少叶片细胞失水,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减轻冻害之目的。使用时间为12月上、中旬,抑蒸保温剂可选用武汉农药二厂生产的6501,或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长风3号,或中国气象所生产的醇型抑蒸剂,或长沙石油厂生产的石油抑蒸剂。喷施浓度为2%~3%,20天左右再补喷1次。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它化学试剂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PP333、2,4-D、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等可诱导植物抗冷性的提高,脱落酸、生长延缓剂Amo-1618与B9等可拿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当降雪量较大时,要及时摇雪,以免因积雪过多,压劈压断树枝,同时防止在化雪时枝叶结冰,加重树体受害程度。摇雪时,适宜选择中午前后温度回升时进行,尽量用手或绳或带钩的木棍轻轻地摇、拉树干,摇雪时要轻钩轻放,先轻后重,不可用木棍等物使劲敲打,防止造成枝叶创伤。及时把冰雪清理出树蔸周围或油茶园内。对被积雪撕裂的大枝,应疏剪部分枝叶后并及时将撕裂的枝桠回复原来的部位,使裂口部位的皮层紧密吻合,在裂口上均匀涂上接蜡,用尼龙薄膜包扎,再用细棕绳捆绑,并高设立支柱固定或用绳吊枝固定,松绑要在愈合牢固后进行,要尽量保留和挽救伤枝;对确认已经枯死且难以复位的枝条应尽早锯除,锯口应削平后涂刷杀菌剂保护。

  对于地势较低平地或易积水地,雪后10天内及时清洗整理沟渠,排除油茶园内积水。

  油茶受冻后不宜立即作大幅度修剪,以免加重冻害程度。对枝梢完好,但叶片受冻枯萎挂而不落的叶片或确认已枯死的叶片,可趁早摘除,以减少水份和养份的损失,以免扩大受冻部分,防止枝梢枯死。

  第二年春天萌芽后,根据受冻情况坚持“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和“轻伤轻剪,重伤重截,剪枯留绿”的原则,剪去受冻的小枝梢,尽量保留带有绿叶的绿枝,少留花芽,减少负载量,使之生出新枝,尽快恢复和扩大树冠。为分辨冻伤嫩枝,可从树冠四周剪5-10条25cm长的新树枝放进装入5cm水的玻璃瓶内,没有冻伤的新树枝能吸收水分,冻伤的不能。修剪时选择晴朗天气,一般短截应剪到健康部位以下2cm左右。重截或回缩到主枝、副主枝时应依据树冠基本分枝状况,选留合理适当的壮芽,在芽上2cm处锯断,重新培养主枝、副主枝。若主干及主枝皮层开裂,整个树冠冻死时,可在嫁接口上适当位置锯断主干,重新萌发新枝,形成主干。锯口要平,用75%酒精消毒,再用1:1:10的波尔多浆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保护剂涂上。冻树修剪后,新芽萌发杂乱繁多,应及时定干疏芽,尽早恢复树冠。

  春季解冻后应立即在树冠下松土,保持树干湿度,提高地温,改善土壤透气性,引根深扎。同时,结合松土灌水可提早施春肥。第一次以速效氮肥为主,最好使用尿素加稀薄粪水淋施;第二次春肥可加适量过钙,可用0.3%-0.5%尿素加1%-2%过钙浸出液及4%草木灰浸出液进行根外追肥,适当提前施稳果肥,增施磷钾肥。冻伤的根系,吸收微量元素能力差,有可能会出现缺锌、锰、硼等症状,可根据叶面判断,对所缺元素结合叶面施肥做补充。施肥时要注意以水带肥,并以速效氮肥为主,薄肥勤施,先薄后浓,切忌施肥过浓。

  油茶冻后树势较弱,对于受害较轻的油茶树往往冻后大量落叶或发生卷叶现象,为了保住叶片同时刺激油茶根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尽快恢复树势,促进芽叶萌发,在气温回升后或春芽鳞叶至1叶展开时可使用0.3%磷酸二氢钾液或0.3~0.5%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

  由于油茶受害时大都已经开花完成,因此幼果成为受害对象。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树体成活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座果率,有必要调节树体营养分配,合理载荷。对冻后的树体生长失衡造成枝梢徒长或树体结实较多的,应疏除部分枝条和果实,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枝芽成熟,增强树体的总体长势,在稳果后再疏果,对受冻而无法发育的幼果要尽早摘除。

  油茶受冻后树势衰弱,伤口增多,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如枝干腐烂病、裂皮、细菌性穿孔病等。特别是冻后最易发生树脂病(流胶病),可在5月中旬和9月中旬刮去病皮,再用浓碱水(碱:水=1:4),涂洗2-3次,效果较好。在早春时要及时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以消灭病菌,消灭病菌,萌芽后喷施代森锌等保护性的药剂。对于病情较轻或个别部位发病时,刮治的病斑应呈菱形,边缘整齐,不留毛茬,比原病斑宽1cm,深达木质部,然后抹腐必清或菌毒清30-50倍液,半个月后再抹1次,同时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另外,油茶冻后的清园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及时清除枯枝、冻伤枝、病虫枝、折断枝等,并集中在园外进行烧毁,防治病虫,以保持树体健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小农户在我国仍然占大多数,怎么样引导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各地积极地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农民合作社,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通过“保底收益+股份分红”等方式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探索出小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南海、浙江温州等地就有农户陆续以承包地入股,联合发展农业生产。2002年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白准确地提出,“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2015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农民合作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等7个省(市)开展了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入股农户29万多户,涉及土地面积90多万亩。初步统计,到2017年6月底,全国入股承包土地2419万亩,比2012年增加了47%。

  探索形成了多种模式。试点地区在入股方式、风险防范、配套措施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形成多种入股模式。包括农民以土地经营权直接入股公司、农民与原企业成立新公司、土地经营权直接入股合作社、农民与原公司共同入股合作社、土地经营权先入股合作社再入股公司、农民与公司开展非法人形式的股份合作等6种模式,可以广泛适应不一样地区发展入股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从公司和农民合作社章程、财务公开、日常监督等制度建设方面,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重点推广“保底收益+股份分红”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财政与公司、农民共同出资设立风险保障金,降低经营不善时农民面临的风险。三是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桦南县、桐庐县、青州市等地制定了土地经营权入股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示范合同,武进区、涪陵区等地建立了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和流转指导价格发布机制。各地还对参与入股的公司、农民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组织专家帮助村镇编制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有效地推进了入股工作开展。

  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有效解决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如何获得土地、谁来经营土地、如何确保土地经营稳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一是促进土地集中连片。农民一家一户的经营,地块分散、品种各异、技术参差不齐,难以实现高效率、规模化。通过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可以把一家一户的“小地块”整合为“大地块”,打破了原有的地块边界和经营管理范围,能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作业、统一经营。二是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较强、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开拓能力突出,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力量。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将推动成立和发展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民合作社,入股的土地也为其建立生产基地、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确保土地经营长期稳定。入股后,农民成为公司、农民合作社的重要成员,公司、合作社也不需要提前支付租金,实现了以股“连心、连责、连利”,增强了发展向心力和凝聚力。农民、公司、农民合作社通过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长期稳定发展。目前,各地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期限一般到二轮承包期结束,长达10年左右。

  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帮助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脱贫攻坚,推进农村实现小康,是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重要目标。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能轻松的获得多方面的好处。一是分享农业全产业链条收入。入股盘活了农村的资产资源,实现了土地经营权转化为农民持有的公司、农民合作社股份,把沉睡的土地资源变为参与利润分配的投资资本。农民的收入来源从农产品生产环节拓展到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全产业链,将有效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既可参与股份分红,又可上班领薪。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公司、农民合作社需要从事种植、养殖的工作人员。公司、农民合作社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餐饮服务等,也将创造少数的岗位。入股的农民通常能优先就地就业,实现“既持股分红又上班领薪”。三是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后,土地就由专人种植了,农产品也由公司、农民合作社负责销售。如果不在入股的公司、农民合作社上班,农民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转移就业,到城市寻求发展,在二三产业赚钱,共享现代化成果。依照地方农业部门测试计算,土地经营权入股后,大约有40%的农民股东转移到附近城市打工。

  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有效路径。习指出,“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一是在保障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三权分置”作出了重大制度安排。在土地经营权入股中,农民入股的是一定期限内的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土地承包权仍归农户。入股不会影响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农户可以完全放心地把土地经营权以入股的方式流转给公司、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丰富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方式,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农民的承包地除了能对外出租,也能够最终靠入股的方式流转;公司、农民合作社既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通过租赁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也可以吸纳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从合作对象看,土地经营权入股既可以是农户之间,也可以是农户与非农户;既可以是单纯土地要素,也可以与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化组合。三是保障了土地经营权人的权益,促进了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和抵押权能实现。从理论看,农民入股后,土地经营权就成为公司、农民合作社的法人财产。根据中央关于“三权分置”办法的规定,公司、农民合作社可以依法在一定期限内占有耕作并取得相应收益,可以改良土壤、建设农业设施,也可以依法依规再流转土地经营权或设定抵押等。

  土地经营权入股在工商登记、农民权益保护、土地经营权保护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理论和法律问题。各地在试点过程中也探索出一些处理方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工商登记。主要涉及土地经营权是不是能够作为非货币财产出资,入股农民人数超过50人如何处理等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是否可以作价出资方式。现行《公司法》没有把土地经营权列举作为出资方式,但是也没规定土地经营权不得作为出资。承包地实行“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属于农户,经营权可以由其他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且还可以再流转。因此,土地经营权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可估价、可转让的要求,可当作出资。另外,《公司法》对债权能否出资,也没有明确规定,即使土地经营权被界定为债权,但依《公司法》可估价、可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条件,债权作为出资财产也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在实践中债权转为股权已经有探索。各地在试点过程中已把土地经营权作为对公司的出资。在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方面,2017年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规定土地经营权可以作价出资。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明白准确地提出允许土地经营权出资注册农民合作社,有的还制定了专门办法。二是土地经营权评估作价。对于土地经营权如何作价、作价多少,大多数是根据土地年租金乘以入股年限计算;有的由农民股东和非农民股东自由开展协商,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土地经营权价格;有的区分土地股份和非土地股份,但土地股和非土地股实施“同股不同价”;有的根据每年土地的租金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投入金额确定各方的持股比例。三是公司股东的人数上限。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但参与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农民数量大多数都会超过50人。各地面对农民股东较多的情况,一般采取让农民先入股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入股公司的办法予以解决;也有的专家提出能够最终靠让农民“委托持股”的方式,减少工商登记的股东数量。

  保底分红。各地在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实践中普遍采取了“保底分红”方式对农民进行利润分配,其中“保底收益”的水平与土地租金相当;“股份分红”则依据公司、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从法律上看,公司、农民合作社分红的前提是要有利润,不得动用注册资本进行“分红”。“保底收益”是否违反《公司法》关于利润分配的规定,损害另外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我们大家都认为“保底分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特别制度设计。一是“保底分红”适应了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现实需要。农民对土地经营权入股既爱又怕,一方面对通过土地经营权资本化来获得更多收入有着美好期待,另一方面又不愿承担风险,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预期收入。农民普遍要求,土地经营权入股后,公司、农民合作社必须确保支付“保底收益”,如果效益好,再支付一些“股份分红”。这是农民确保从土地获得基本收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他们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基本前提。二是可视为非农民股东对农民股东的“保底收益”,即非农民股东定期垫付资金。为平衡法律对分红的制约与农民对收益的现实需要,非农民股东能垫付给农民“保底收益”,甚至向农民支付“股份分红”,等公司盈利后,再从公司利润中偿还定期垫付资金,这是农民与非农民股东平等自愿协商的结果。三是“保底分红”在试点实践中得到普遍认可。试点过程中,农民股东的“保底收益”就与其让渡公司的经营决策权予非农民股东联系在一起。江苏、贵州等地探索引导农民把土地经营权交给村委会或者国有企业统一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当“保底收益”无法兑现时,村委会、国有企业负责分担风险,承担垫付责任。

  失地风险防范。实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后,农民入股的只是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从理论上说,即使公司破产清算,农民仍享有土地承包权,但存在丧失经营权的风险。一是引入“优先股”和“双重资本制”。通过“优先股”的制度安排,确保在农民让出决策权和表决权的同时,给予农民在公司盈余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中的优先权,若公司破产清算中存有剩余财产,将优先返还农民入股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实施“双重资本制”,让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出资仅记载在公司章程上,作为分红的依据,在注册登记时,声明公司资本不包括该部分出资,该部分出资只是对内有效力,不具有债权担保功能,不作为清算的资产。二是土地经营权再流转、抵押需尊重农民意愿。中央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办法要求,土地经营权的再流转和抵押须经农户书面同意,并向农民集体书面备案。但是入股后,土地经营权作为公司、农民合作社的法人财产,公司、农民合作社必须以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拥有对土地经营权的处分权。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与有关政策、法律衔接,降低公司、农民合作社运行成本,一些地方在相关章程中约定,入股就视为农民书面同意再流转、抵押,同时通过设置内部程序,要求少数的农民股东同意才可实施,防止这项权利被滥用。三是破产清算时采取回购方式予以保障。一些地方规定公司、农民合作社解散破产,农民入股的土地经营权可以不承担负债清偿责任,这既不符合法律规定,又不利于保护债权人权益。对此,采取政府回购或建立风险保障金的办法是可行的。公司、农民合作社破产后,政府先把土地经营权回购给农户,但是要求农户仍须以入股时的土地经营权作价对公司、农民合作社的债务承担责任。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经营权入股仍然要坚持农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在严格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公司、农民合作社依入股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保障其稳定的经营预期,确保其对入股土地依法享有一定期限内的占有、耕作并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依法依规建设农业生产附属配套设施、设定抵押等权利。土地经营权入股不能超过土地承包剩余期限,不能减少、损害耕地,不能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禁止入股土地“非农化”。

  发挥政府作用,遵循市场规则。土地经营权入股探索阶段,要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完善入股有关政策措施,积极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创造良好条件,不要行政干预公司、农民合作社的正常生产经营。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客观反映土地等要素的实际贡献和稀缺程度,按照市场规则协商确定入股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分配。要发挥保险化解风险的作用,增强公司、农民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平等保护入股各方的合法权益,提倡同股同权同责,经全体股东约定或公司章程规定,也可实行股、权、责差异化配置,但应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尊重农民意愿,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允许”入股、“引导”入股和“自愿”入股的要求推进入股经营。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入股形式、具体期限等由农户自愿选择,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最大限度地考虑自然经济条件、承包地确权与流转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等因素,鼓励探索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的入股方式,不能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支持边探索、边发展、边规范。不能急躁冒进,不能追求速度,防止把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速度、面积作为政绩考核指标。

  推进依法改革,坚持实事求是。土地经营权入股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要以包容的态度允许探索试点,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和农民群众认可的做法、措施,要及时修改现行有关法律,努力做到探索实践与依法改革的统一。

  加强试点工作指导。逐步扩大土地经营权入股试点范围,已经开展入股试点的地方要密切跟踪相关公司、农民合作社发展状况,引导更多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多元化组织载体、运行机制和政策配套,研究对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进行风险提示的办法,加强对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日常指导、调查监测,督促公司、农民合作社按照章程、协议分配收益,依法保护入股各方的合法权益。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入股的好案例、好典型,探索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修改有关法律和法规。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按照“三权分置”安排,明确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权能。允许在承包方之间入股,也允许承包方与其他主体一起入股,明确土地经营权可出资入股公司。另外,关于“优先股”“双重资本制”等制度设计、土地经营权列举为出资方式、土地经营权入股后的股份转让和退出等一系列问题,可考虑修订《公司法》。

  建立价格评估机制。依托县乡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关于土地经营权价值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定土地经营权入股价值评估办法,进一步明确评估机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要求。鼓励县乡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价格发布机制,根据土地不同位置、等级分类等,定期定点开展流转价格监测,测算流转指导价格,并向社会公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公司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全产业链经营,解决用地难、贷款难的问题。支持开发符合入股需求的保险产品,探索“入股履约保证保险”等方式,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借鉴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推动创设土地经营权入股保险,在公司、农民合作社破产清算时,让农民从保险公司得到赔偿金,用于回购土地经营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土地经营权入股风险保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