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创智农园用创意和香草营造都市“伊甸园”

日期:2024-02-02 04:58:09 作者: 爱游戏电竞app

  一个小小的农园,是一块城市中的绿洲,一个蔬菜种植教学园地,也是一个所在社区居民与朋友、邻居和大自然接近的地方。它,让所有人都惊呼这是一个“伊甸园”。它,就是刚运营不久的“创智农园”,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社区蔬菜种植体验中心。

  “原本这里是公共用地,有些凌乱,也有些破坏了创智坊社区的整体环境。”戴着遮阳帽,穿着遮阳外套的同济建筑规划设计博士魏闽,在炎炎烈日下满是自豪地指着五角场创智坊伟康路129号对面一块“特别”的地和记者说,这就是刚刚建成的“创智农园”。这里,随处可见的各种蔬菜、稻谷、瓜果、香草,组成了最天然的生态区。4节集装箱,刷上白灰,摆些木头和绿植,摇身一变为情调满满的果茶厅,并注入了社区文化中心的功能。清新优雅的陈设将空间分割成多功能厅、酒吧、蔬果销售展示区,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用松树皮圈出的儿童室外游戏区,更是巧妙地融入都市田园设计里。废旧车胎被喷上了七彩的颜料,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将原本闲置的公共用地创造再利用,建成了“创智农园”,不仅让环境更和谐,还产生了新的存在价值。

  可在四个月前,创智坊对魏闽来说却是陌生的。刚接手时,面对一块1000多平米的城市绿地,她有些犹豫,有些担心,因为这块地面积不大,又紧邻居住社区,环境改造必须贴近居民生活。反复调研后,她决定以践行“都市的朴门”理念,将农业和园艺设计结合,营造可食地景观,推进社区的交流和活动参与,融入一种食安、自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首先,将所有的绿色树木改换成果树,增添农场的自然感。再将农场按照不同功能划分种植展示区、游戏区和体验区,而后分别种植各种农作物。”魏闽说,她从农耕五谷的稻、黍、稷、麦、菽中获取灵感,按照不同节气将水稻、紫薯等分别种在种植区,保证农场每个季节都有农作物长成,营造出自然农场的气息。

  同时,把农园公共区域当作艺术家的画板,让小伙伴将先锋的装置艺术《门》搬到这里,寓意着门里门外的世界同样精彩。更让他们在墙面上任意涂鸦,将各自对自然农园的认知画出来,体现“世外桃源”的自然之美。

  “创智农园”由创智天地联合四叶草堂、方寸地农艺市集发起的旨在社区营造的都市生态农场。它让居民在城市生活中也能享受到田园农耕的乐趣,同时提供社区交流的场所,打破陌生的邻里关系。以农耕活动和食物分享为纽带,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和农村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让居民在城市中也能享受农耕乐趣,不仅实现了许多居民在家门口种菜的想法,而且这里更专业、更自由。更何况,能吃上一口自己种的蔬菜,乐趣无限。

  “基本上天天都会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每天都能有惊喜。”魏闽说,由于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慢慢的变多的居民开始渴望自然,但苦于居住空间存在限制,难以实现种植梦想。为此,“创意农园”特意开辟了“一米菜园”,即尺寸为1米*1.2米的菜地,在7个月的有效期里居民能随意种植自己想要的植物,且地上作物也将居民所有。

  为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还将菜地设计成锁孔的形状,种植者只要置身锁孔中央,就能通过转身轻松的照顾到四周所有的菜苗。

  初步统计,农园试运营刚刚推出,一米菜园已经被社区居民认购过半。“多数为老年居民前来认购,他们会将菜园进行规划,种上一些儿孙们爱吃的蔬菜。”

  孙阿姨是创智坊居民,每次路过创智农园都很好奇,不明白一群年轻人在这里种树、填土的忙活什么。当她了解了农园的功能后,立刻认购了一块。“现在菜场里的蔬菜哪有我们以前吃的新鲜,多多少少都含有农药成分,怎样清洗都不能完全洗掉。”孙阿姨说,早先她曾尝试着在自家阳台上种蔬菜,但受制于地方有限,只能种植在大的花盆里,效果并不理想,基本上还没等到开花结果,幼苗就蔫了。

  自从在“一米菜园”有了一块地,孙阿姨总算实现了自己种菜的梦想。她基本上每天都来菜地,或是松松土,或是浇点水,精心呵护着菜地。“有时候,我还带着小孙子一起来。让他感受一下泥土是什么味道的,让他了解自然的气息。”

  但并不是每个居民都如同孙阿姨一样擅长蔬菜的种植,为此,魏闽的团队计划着定期邀请专业讲师为居民们授课,讲解种子认知、土壤辨识、工具选择使用、堆肥、菜园建造和作物栽培等知识,并带领大家亲身实践。“我们大家都希望每个来一米菜园的居民,都能体验到种植的乐趣。”魏闽说,他们还为“一米菜园”量身特设了管理员,负责菜地的日常维护,帮助居民解决种植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的问题。

  除了种植,创智农园还增加了很多体验元素。好比亲子乐园,指导孩子们来农园采摘蔬果,让他们感受收获的喜悦。“我们还设想,孩子们将蔬果摘下后自己进行清理洗涤,而后自己烹饪,体验父母平时做饭的辛劳。”不过,在魏闽看来这些还有点“平常”,“农夫集市”才是农园最大的亮点。

  易晓武作为农园的董事,亦是农夫集市的发起者。他几年前毅然抛弃了高级白领的身份做起了农夫,并找到上海近郊的中小规模果蔬生产者们,将产出的优质蔬果推荐到社区,让农场和居民直接对话,开创了一种新的农产品经营模式。自从加盟“创智农园”,易晓武就改变原先“小打小闹”的模式,将农园作为农夫市集的固定站点,挑选优质果蔬陈列在农园销售区,让社区居民多了一处“家门口”的菜场。

  “我们的有机蔬菜不添加任何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安全且美味。”易晓武介绍,有时农夫市集还带来了农场自行生产制作的薰衣草润唇膏、紫草迷迭香膏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或是现场教大家用针线缝制起了代表迎接春天春幡,有传统的式样,也有小朋友任意发挥的后现代主义,以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这一创新的经营模式,在为农场带来了稳定客源的同时,还解决了部分销售问题,“以前要把菜送到城里去找顾客,现在我把顾客请过来,直接在农场消费,省去了不少成本。”此外,易晓武还组织“大朋友”举行研讨会,就如何做一个有理想的吃货各抒己见,鼓励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各自吃好、吃美、吃健康的心得。

  “我们的农园其实就是一个大的乐园,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的果蔬种植体验方式,真正的与泥土接触,亲近自然。”易晓武看着菜地里的新叶和踏在泥土上的一个个足印说,从观光农业到体验式农业,再到“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热情参加……现代农业的外延再逐步扩大,他相信不久的未来,“创智农园”将不再仅仅带给居民体验种植的乐趣,而会慢慢的深入居民的生活,为他们的饭桌提供所需的新鲜食材。

  五位老师分别从休闲农业顶层设计、园区规划、六级产业农场运营模式、农场爆品打造、盈利模式等多角度结合六级产业农场、亲子农场、乡村建设、都市农场等实操案例,告诉同行者一个成功的休闲农庄需要具备哪一些思维和要素,如何绕过那些“坑”。

  通过考察六个经典项目,听创始人讲那份情怀和坚守,看农场在功能规划,文化创意,运营模式中的优势,如何以产业为基础发展观光体验等旅游市场,亲子市场。

  在吸收-输出-吸收的过程中,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理论指导内容给同学们共享,通过项目打磨、小组作业、分组PK等方式让同学自主输出更多知识点。

  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就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考察学习,也要亲身体验在交通、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上这些项目都有哪些特点呢?